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社團法人嘉義市聲暉協進會

捐款專區

  • ◆戶名
    社團法人嘉義市聲暉協進會
    ◆(700)嘉義興嘉郵局
    ◆郵政無摺
    0051301-0017421
    社團法人嘉義市聲暉協進會愛心碼821017
    社團法人嘉義市聲暉協進會QR-code
    嘉義市聲暉協會宣導片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
:::* 瀏覽位置:首頁 > 佳文共賞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佳文共賞


無效的醫療?! 台灣大學職治系一年級 蔡函叡

  • 發佈日期:2013-07-31
  • 照片說明文字 身為醫學院的學生,才知道醫療有很多東西是多餘而無用的,但基於我們選擇相信醫學界的專業,就算發生不當治療造成不良後果,我們最終還是低下頭,只能不卑不亢地接受了。

    無效的醫療,並不是完全負面的,有些醫生會利用「安慰劑效應」進行治療,安慰劑效應在心理學界中是很常應用的一個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有些醫生為了避免浪費醫療資源,會針對病人的情況做出正確的處方,如果是較輕症的病患,不用服藥也會自然康復的類型,通常會開安慰劑的處方給病人服用,既能讓病人安心好轉,也能減少醫療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可以迴避病人要求使用不當藥物治療。其實,安慰劑是偽藥,並沒有任何藥效,但基於病人的心理作祟,普遍預期認為服藥之後一定會好轉,以達到治療的目的。然而,安慰劑的原理是什麼?有兩種假設可能,一是病人期望效應,可引導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導致安慰劑效應的出現。二是古典制約,使受訓者學習到特定情況下作出特定的反應。我這學期在上普通心理學課時,教授有教過著名的例子,就是巴甫洛夫的狗實驗:每次給予狗食物之前都發出鈴聲,經反覆多次後,每當鈴聲一響,狗就會自動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經學習到將鈴聲及食物關聯起來。所以,安慰劑使病人產生與有效藥物相似的生物反應,有可能是因為制約所造成。

    儘管安慰劑效應可以使無效成為有效,但大多數的無效治療還是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像是割錯器官、開錯處方藥、藥物的副作用太強……等,除了書中舉的例子之外,還有更貼切的例子是「末期重症病患的急救」。隨著醫藥科技不斷的進步,急重症加護技術的發展,使得重症病患的生命得以延長。愈來愈多的重症病人可能在加護病房進入生命末期階段。而醫療人員在加護病房裡經常需面對生命末期的病患,當病患疾病進展至死亡已不可避免時,醫療人員與家屬都會面臨所施予的維生措施是否有效或只是延長病人死亡的過程之質疑。如果是後者,這所謂的「無效醫療」所影響的不僅是龐大的健保費用、加護病房有限床位使用的適當性及生命倫理的困境外,甚者更可能造成病人無法較舒適的善終。但很不幸的是,在台灣,有很多家屬明明知道這是無效的醫療,但一直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堅持著有奇蹟出現的信念,讓醫生疲於奔命、讓病患受到不必要的痛苦、讓健保使用不必要的開支,對哪一方都是有害的,如果政府能有個明文規定:「只要當醫生判定這病患無法因急救而出現好轉的現象,應立即停止任何醫療行為」,那麼,醫療資源就能真正用在有需要的人的身上了!

    我,二年後就要進入醫院系統,當個真正的治療師,希望我能秉持書中的信念和警惕,能讓病人感受到有效的治療,進而讓病人感到舒服而滿意。
  •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
    • 相關圖片:
      • 樂當治療師的函叡樂當治療師的函叡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